1.航运同时具备“流通”和“制造”两个领域的属性
众所周知,构成“电商”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“电子”和“商务”,因此,可以把“电商”直观地理解为“互联网+贸易”。互联网通过其特有的技术优势,重构更高效、更直接、更廉价的连接方式,从而提升流通效率并降低流通成本。但这只是互联网在流通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的原因,而不是前提,互联网取得成功的前提是之前流通领域参与价值传递的层次太多、效率太低、成本太高,这就给了互联网发挥其威力提供了空间。正是由于看到了互联网在流通领域的巨大成功,大部分航运公司在“互联网+”的过程中,只关注了其“流通”的特性,却忽视了航运业“制造”的属性。但这绝对是个错误,因为大部分参与方在其所参与的环节,所做的并非是一个简单的“价值传递”工作,而是糅合进特定的专业增值服务。正因如此,当前互联网并不能轻易地跳过这些参与方去重新构建新的连接,因此其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。产业互联网的名称,反映了互联网在不同产业方向所承担的特定使命,显示了其在不同产业的关注点和着力点,因此,不能笼统地以“电商”一词概括称呼,比如“互联网+制造”,就不能被称之为“工业电商”,而是叫“智能制造”(又称“工业4.0” );又如“互联网+教育”,也不叫“教育电商”而是“在线教育”。所谓“名不正则言不顺”,“航运电商”不应该成为“互联网+航运”的代名词。2.航运同时进行 “流通”和“制造” 两个领域的行为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,绝大部分的服务行业,事实上 “生产”与“消费” 是同时进行的。这个问题,也确实在一段时间里给服务贸易领域的从业者造成了困扰,但随着O2O模式的出现,局面有了较大的改观。通过O2O这种线上到线下的模式 确实打开了服务业“互联网+”的一扇门,但我们也应该看到,目前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的服务产品大部分模式相对比较简单,链条较短,相对而言,航运的业务链条较长,地域跨度大,生产模式比较复杂,因此,在现有的条件下,即使采用O2O模式,也只能解决一些局部的、个体的问题,而很难解决整个航运链条层面上的问题。但局部地、个体地解决问题,事实上却起到了进一步肢解航运链条的作用,这与“互联网+航运”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。在此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工业体系的演进过程:工业1.0是伴随着蒸汽机的出现,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能力;工业2.0以电气化为特征,其标志是流水线;工业3.0是电子技术的发展,使得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升;而工业4.0,则是借助互联网实现智能化制造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。如果说,“互联网+”对于一个已经实现工业3.0的企业而言是一个必然选择的话,那么,对于一个处于工业2.0状态的企业,其至少面临着两个选择:选择之一是“补课”,即先实现工业3.0的升级,然后再进行“互联网+”;另一种是跨越式发展,在现有条件下,第一时间进行“互联网+”。如果按照以上制造业标准,航运业目前大致处于2.0这样一个阶段,其特征是行业公认的全程航运标准化流程尚未形成,自动化生产能力尚未构建。那么,航运是否能够实现“跨越式发展“呢?应该说,在互联网领域,迭代是可能的,也是必须的,但在不同领域难易程度不一样,相对而言,在流通领域实现“跨越式迭代”要比制造领域的企业成功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。因此,利用互联网重构航运的“生产”模式,使其迅速标准化、集成化、模块化,尽快形成适合互联网推广的产品,从某种意义上说,可能要比利用互联网技术重构其“销售”模式更急迫,也更有意义。3.航运的“生产”和“消费”过程需要实现全流程的实时对接
要满足 航运的“生产”和“消费” 同步进行的特征, 需要实现两者全流程的实时对接,才能满足其同步进行的特征。互联网摧枯拉朽,难道就不能在这两者之间实现更快捷、更有效的对接?从当前航运的发展阶段看,答案很无奈,互联网确实暂时还不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。对此,有人可能会质疑,为什么与航运业比较类似的航空业、快递业,其“互联网+”能够搞得风生水起,但偏偏航运业就不行了呢?航空业和航运业的最大区别的是其服务对象分别为“人”和“物”,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,尽管运送“人”或“货”其整个链条都比较长,但当运送 “人”时,运送对象其自身会主动参与到整个连接的过程中去(如自行参与并完成住宅到机场之间的连接),这是航运所不可能具备的条件。那么,与“航运”一样同属于物流业的“快递”,也是运送“物”而不是运送“人”,为何能够取得成功呢? 究其因,一方面是目前“互联网+”比较成功的快递业基本上集中在国内业务,受海关、检验等外部控制节点相对较小,业务流畅性较好;另一方面快递物品体积相对较小,不需要象航运业那样还要单独就内陆运输、装卸、堆存等环节额外签署专门的协议,同时要求这些环节的各个参与方起到“连接器”的作用,帮助实现对接。所以,航运行业当前其实尚不具备通过互联网,或其他电子技术,完全实现实时对接的能力。目前,国内外部分SaaS平台正在推进这项工作,但大部分没有取得航运公司背书的平台,其使用率堪忧;即使国外获得船公司认可的平台,其标准的通用性,以及对于船公司的实际影响力,其实也不容乐观。总结
时下,大部分所谓的“航运电商”平台在设计商业模式时,对于航运相关特性的认识是不够深刻的。更多地受到“航运电商”一词的字面意思的引导, 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下,不免突出航运 “消费”的属性而忽略了其“生产”的属性,也忽略了航运产业的“生产”流程还远不够完善的问题,尤为重要的是,由于忽略了“生产”与“消费”的同步性特征,进而忽视了相关的流程标准化对接问题,这必然使得此类平台存在先天性的缺陷,因此在后续运营中不时出现瓶颈也就不足为奇了。据说当年跨大西洋海底电缆所传送的第一份电报,其内容就是关于一个海运货盘的,航运当年可以第一时间与电波结缘,时至今日,拥抱互联网肯定可以给这门古老的行业注入很多新的内涵。因此,即使就当前而言,“航运电商”还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,但我们完全相信“互联网+航运”的趋势已不可阻挡,而且一定会伴随着许许多多的行业突破,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