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条老板思维决定电商成败
来源:久久网站目录 浏览:637次 时间:2015-12-05
在你推行电商的时候,一定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冲突,比如说渠道冲突,比如说产品冲突,比如说管理体制的冲突,一定会出现。这样的话你叫外边的职业经理人,或者是话语权不够的领导人来负责电商的话,他很难平衡和协调这种冲突。所以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发现,有钱、有产品、有团队,但是电商就是做不起来,为什么?因为电商部门太弱势,他没办法来协同我们线下这么庞大的一个系统。往往有些企业老板直接抓,或者是董事长的公子直接来负责电商的,往往却是能够做起来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话语权是执行力的保障。有些生产型企业,发现很多的电商店铺从他这里拿货,之后放到线上销售就能卖得很好,于是产生了自己做电商的想法:我自己去卖,价格就更有优势,供应链更有优势,中间成本也更低,所以他卖100我卖80,我一定就能把电商做起来。不可否认,电商一定要去做性价比,甚至是极性价比,但是不代表电商就意味着低价,因为低价往往意味着低质,没有体验经历的低价,带不来喜欢和信任。跟线下的发展情况类似,电商也需要起步、成长、成熟的发展历程。大多电商是止步于生存期。所以,没有度过生存期的,不要想着做多大。我们需要脚踏实地,短期目标的实现,比长期规划的设想更重要。用广告来砸?你线上的广告淹没成本特别高;免费赠送或低价销售?圈来的人群很难精准,很难转化成为老客户。不烧钱很难做电商,但不代表着烧钱就能做好电商。要想拼资本实力,“敢烧钱”是以“会烧钱”为前提的。如果你还是抱着以前的线下广告的砸法,这样的成功率非常低。经常能发现,有的电商店铺,是因为体制问题做死了。电商往往要求快速反应,比如说,要配合平台做一场大型主题促销活动,促销方案层层审批,审批拿到了,活动却结束了。平台失去了耐心,资源很快向别处转移。电商要求快速决策,需要灵活体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来配合。你不能像线下那样层层设卡、层层汇报。传统企业习惯于开大会、开动员会。这些会议主要目的是要统一思想,但是它解决不了电商运营的问题。做电商,有可能变成了天天开会、一天多会,在复盘讨论中发现问题,在会议中解决问题,在会议中避免问题。即便是跨部门、跨组织的协调问题,也往往是在小会中解决的。比如说双11中,有个店铺仅仅是因为运营中的一个小差错没有及时调整过来,损失非常大。这个差错是什么呢?他的一台取暖器原来是198的,运营小数点往前提了两位,变成1.98元,结果短短几分钟之内被卖掉几万件,最后只能发公告,哭着请大家退款。这种事情看起来有偶然性,但主要因为分权的责任和义务不对等所造成的。所以决策要快,更考验管理能力。让适合的人来承担他应有的权力,按照权力的义务和风险来分级管理,同时你要有一个人来进行总控,他负责类似于风险官,当然这种风险官他的知识性要比较全,不一定是行政领导,也可能只是有严谨思路的电商经理。8、重视线下的一把手。
管理上的冲突,线上和线下冲突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。比如说电商部门的人员调不动线下的人员,或者是说服不动线下的人员,线下的人员工作配合不了电商的要求,所以这对我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线下营销的一把手通常营销经验丰富,有问题的甄别能力和快速决断能力,如果他来负责电商业务,或兼任电商一把手,更有助于快速解决线上线下协同的问题。这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非常有用的一种方式。电商的薪酬结构,往往需要“一人一岗,一人一酬”,就是每个人有一份他自己的薪资体系,他不能按照我们原来的一盘棋来下,一个急缺的数据分享专员很可能比电商总监的薪酬高。走向正轨之后,甚至可以采取更加开放的薪酬体系,比如薪酬跟销量、利润挂钩。目前电商主流人才都是85后、90后,他们看重钱但并不为钱活着,他们往往是超前消费,遵循内心的自我,干得不开心,就可能离开。你不能用朝九晚五的打卡机来要求他们,你也不可能要求他们每天西装革履来上班,不妨在这些方面更宽松一些,以结果为导向,用过程来控制。我们会发现很多的电商公司,他们都会有些人性化的做法,比如说每周三我们可以来个“睡衣日”,每周五可以来个“家人日”,这都是为了增加人性化的色彩。但人性化的管理不代表我们不管,我们要求产出。
破解线上线下冲突的5条路径
1、线上线下同步。
初做电商,稳定大于灵活,前期最稳固的做法就是线上线下同步行,线上线下一盘货、一样的价格,只是你的购买渠道不一样。
当然,它的劣势是灵活度不够,在线上的竞争力不够。
同品牌不同产品线,它的一个好处,是既可以让线上借用线下积累的品牌红利,又不至于造成线上线下的直接冲突。因为我产品不同,我的价格就可以不同,我的营销策略就可以不同,它的灵活性相对较强。
这一做法对于供应链和库存的要求相对较高,比较适合一些有供应链优势的企业。
比如说他们原来做专业渠道的(如美容的院线型产品),线下的品牌红利对于线上的影响较小,在大众的消费人群里基本没有口碑积累。这样的情况下,建议你可以用不同的品牌,但是用一样的产品线来做,减少库存周转的压力。
这种方式就更加简单,就是线上线下两套品牌,两套产品,线上线下互不相干,各自发展。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线上的灵活性非常大;劣势是,线上无法借势。
这其实是第一个方式的延伸和变异。就是我品牌相同,我的产品大部分产品是相同的,但是我20%的主力产品不同。
这样可以实现我们的供应链最优化,和我们的库存资金周转的最优化,这其实也是我们非常推荐的,在早期线上和线下协同的过程中,一种比较有利的协同方式。